:::【尊重多元不應外貌而霸凌他人】
發佈日期: 2024/10/25
類別: 婦幼安全宣導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ildfirst
一年一度的金鐘獎是台灣傳播媒體界的盛事,迷你劇集視帝李程彬在獲獎採訪中提到兒時因為肥胖慘遭同儕霸凌,在學校裡被同學叫死胖子,只有抬便當、搬重物之類的苦力才會被使喚,後來他決心減肥,外型改變後才變得受歡迎。類似的事件至今仍在校園中發生,有些兒少正因為外貌、家庭狀況、族群、性別氣質等等而受到排擠或嘲笑。
上週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公布一項霸凌經驗調查,針對19縣市小六學童進行問卷調查,共回收3,793份問卷。調查發現36.4%的學童曾遭受霸凌,46.1%的學童有霸凌經驗。霸凌型態多元且複雜,包含:關係霸凌、言語霸凌、肢體霸凌和網路霸凌。雖有65.7%的兒童表示會安慰被欺負的朋友,亦有56.7%的兒童表示會將被欺負的情況告訴老師,但有高達18%的兒童表示「看到有人被欺負也當作沒看見」、「有人被欺負的情況下,什麼也沒做」。更有9.1%的兒童選擇加入霸凌的行列。
根據兒盟2023年調查,54.5%被微歧視兒少曾遭受他人負向的回應(如:嘲笑、忽視),近6成兒少身心受到影響,包含感到傷心和焦慮。其中超過3成曾因此否定自己、甚至出現拒學的念頭。這些遭受微歧視的兒少,有不同的處理策略,包含近8成想改變或隱藏自己,僅2成兒少能堅持做自己,他們選擇轉念、自我增強或是求助專業人士。
在校園中,每個人都應該感受到尊重與關懷,沒有人應該因為外貌、家庭狀況、族群、性別氣質等任何因素而受到排擠或嘲笑。當孩子遇到霸凌事件時,父母一定感到很著急,想趕快找出原因和解決,但這時候家長必須先穩定自己的情緒,透過引導多傾聽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事件發生始末,先梳理孩子的情緒,讓孩子知道你是和他站在同一陣線後,再一起討論可行的因應作法。
新聞連結
金鐘男星遭霸凌 半年鏟肉40kg「變一個人」翻身成校草
https://stars.udn.com/star/story/10091/8288630
民團調查:4成6小六學童有霸凌經驗、2成受害人也是加害者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5/8277605
延伸閱讀
2023台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
https://www.children.org.tw/publi....../research_report/2658
小咘的冒險之旅|反霸凌桌遊
瀏覽人數: 2473
